学校官网
EN

交流合作

Cooperation

山东省委外办与山东师范大学合作备忘录签署暨学校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顺利举行

作者:初审:吴建英 袁彤宇 终审:王卓 时间:2025年10月28日 09:48 浏览量:

2025年10月24日上午,山东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山东师范大学在我校千佛山校区文化楼举行合作备忘录签署暨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山东省委外办主任陈白薇、山东省委外办副主任李红、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冯继康、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张茂聪、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周珊珊等双方单位代表及特邀智库专家受邀出席本次活动。山东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负责人、七个省级外事智库联盟成员单位代表、校级科研平台中心代表与骨干成员参会。

本次活动分为揭牌仪式与协议签署、交叉视域下的区域国别研究高峰论坛两个阶段进行。

232A3836

揭牌仪式与协议签署阶段活动由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张茂聪主持。首先,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冯继康致辞。他对省委外办长期以来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并回顾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与成就。冯书记指出,学校作为综合性高等师范院校,在学科建设、国际化办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区域国别研究与智库建设方面,已获批7个省级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数量居全省首位。他强调,区域国别研究院的成立是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升级,是校地协同服务国家战略与山东发展的重要举措。研究院将坚持“五位一体”协同发展路径,打破学科壁垒,汇聚科研力量,聚焦重点区域与国别,打造特色研究体系,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山师力量”。

232A3870

山东省委外办主任陈白薇在随后的致辞中对山东师范大学作为省属院校头部大学所取得的非凡成绩表示肯定与赞许,对山东师范大学建校75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并表达了对此次合作的肯定与期待。她强调在当今国际形势下,深化区域国别研究对于服务国家外交战略和山东省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指出此次与山东师范大学的合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希望双方在深化合作办学、建设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等方面共同努力。特别是共建区域国别研究院,是“外事+高校”的又一次携手,也是共同服务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举措。双方要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外事资源与高校资源的融会贯通,共同推动山东省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实现创新突破,为我省乃至国家的外交外事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32A3879

会上,学校社会科学处处长高景海宣读了成立区域国别研究院的决定。在与会嘉宾的见证下,陈白薇主任与冯继康书记共同为“山东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

232A3920

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周珊珊详细阐述了研究院发展规划,表示将重点在东北亚、中东、东非、南亚等领域开展特色研究,构建以“中外对话与文明互鉴”为重要特色、以“多语种精准传播”为技术路径的马克思主义国际传播和儒学国际传播两大跨学科研究体系,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高地。

232A3934

特邀专家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钟智翔教授、山东省与日本交流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李光贞教授分别发言,对研究院建设提出宝贵建议。

232A3941

232A3955

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区域国别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罗林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朱振武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院长罗良功教授、(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区域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复旦大学教授陈靓教授、湘潭大学社科处处长胡强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院长蔡圣勤教授在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QQ_1761479765900

QQ_1761479792106

QQ_1761479843746

QQ_1761479816953

QQ_1761479882367

QQ_1761479905022

随后,山东省委外办副主任李红与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张茂聪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

232A3982

揭牌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分别参加了国际教育leyu(中国)、赫尔岑国际艺术leyu(中国)的考察活动和“交叉视域下的区域国别研究高峰论坛”。

活动第二阶段交叉视域下的区域国别研究高峰论坛由山东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外国语leyu(中国)院长王卓主持。她简要回顾了区域国别研究院的筹建历程,并对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嘉宾进行了介绍。

在专家发言环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钟智翔教授,山东大学历史leyu(中国)副院长崔华杰教授,山东大学韩语系主任、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刘畅教授,以及韩国孝文化振兴院金德均教授等特邀嘉宾先后发言,围绕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路径、理论方法与重点方向展开深入交流,并就山东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的特色化发展提出了系列建设性意见。随后,多位省级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代表依次发言,结合各自研究领域,从区域实践出发,探讨了跨学科融合、田野调查、数据库建设、国际交流等现实路径,并就未来智库协同机制、成果转化与服务社会等议题达成初步共识。

XZY_4950

本次合作标志着校地协同进入深度融合、共谋发展的新阶段。双方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充分发挥高校的学科人才优势与外事部门的政策平台优势,在智库建设、人才培养、国际传播等领域同频共振,共同为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助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和创新动力。

232A3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