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0日至27日,第十九届国际语用学大会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成功举办。我院毕晓毅副教授先后参加多场次的语用学专题研讨,并在冉永平教授与刘平教授组织的“Online Impoliteness in Social Media”(社交媒体中的在线不礼貌)专题论坛与冉永平教授作了题为“Ha as a mockery (im)politeness marker and emotional expressiveness in Chinese online comments: Multifunctionality and development”的发言,并进行互动交流。发言强调社交媒体评论中的"哈"字具有显著的情感交流功能,这种情感语用特征对推动人际互动的语用机制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毕晓毅副教授同时参加了Lucien Brown教授 和Xi Chen教授主持的题为“Toxic Languages Across Time and Space” (跨时空的毒性语言),并在论坛上作了与冉永平教授的合作文章 “ It’s not about what you look like, but about how much I like it -- Impoliteness in Danmaku comments”的发言,并就此与其他学者进行了讨论与交流。该发言重点探讨了社交媒体弹幕评论中的非理性情绪化表达问题,从时空维度拓展了网络不礼貌话语的研究范畴,为既有不礼貌理论体系提供了新的实证补充。
在本届国际语用学大会期间,毕晓毅副教授跟随其研究团队与全球语用学领域专家学者开展了深度学术对话,系统把握学科前沿动态与研究趋势。此次学术交流将有效促进研究团队吸收国际先进研究方法与理论范式,对我院语用学研究的纵向深化与横向拓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既传承了我院在该领域的学术传统,又为学科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届会议由国际语用学会(IPrA)主办、昆士兰大学承办,以"行动中的语用学"(Pragmatics in Action)为主题,深入探讨语言实践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以及语用学研究在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价值,推动语用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会议系列活动包括:为期1天的会前专题研讨会、2天的研究方法工作坊以及6天的主会议议程。本届大会共设有7场主旨报告、145个专题论坛及71个口头报告专场,吸引了来自全球700余名学者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