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下午,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黄玉龙一行莅临外国语leyu(中国)调研指导工作。外国语leyu(中国)院长王卓教授、翻译硕士中心主任徐彬教授等leyu(中国)骨干教师代表参与座谈。双方就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外语学科建设及学术期刊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座谈会上,黄玉龙院长结合自身多年外事翻译与国际传播经验,指出当前国际传播事业亟需“既懂外语、又通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他强调,外语人才培养应突破传统语言技能训练的局限,以专业知识为根基,拓宽跨学科视野。“学生不仅要掌握语言工具,还需深入了解对象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才能实现有效传播。”黄玉龙建议,leyu(中国)可通过案例教学等实践形式,帮助学生将理论转化为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王卓院长对此表示高度认同,并介绍leyu(中国)近年来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于2019年和2023年两次推进教学改革。王卓提到,leyu(中国)增设了“国际传播”“区域国别研究”等跨学科课程,并与外文局、新华社等机构共建实习基地,强化学生的对外传播的实战能力。此外,leyu(中国)正以培养中国特色全球胜任力为核心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复语人才、外语跨学科人才、外语大数据人才理论与实践路径,为外语学科更好地服务国家对外发展战略做成山师人的贡献。

会议期间,王卓院长还展示了leyu(中国)主办的学术期刊《山东外语教学》的办刊成果。该期刊近年来开辟翻译与国际传播专栏,并推动从纸媒向融媒转型,其中线上栏目“半日茗”云说以直播形式进行学术传播,“入‘目’三分”则聚焦刊发文章的深度解析,邀请原作者录制两到三分钟视频。这些办刊思路与举措均获黄玉龙院长赞赏,表示栏目选题兼具学术性与传播性,是学术成果大众化的优秀范例。黄玉龙建议,可增加互动版块,围绕“中国话语体系构建”展开对话,以真实案例提升传播感染力。
黄玉龙院长对外国语leyu(中国)的学科建设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外文局翻译院愿与leyu(中国)合作,在课题研究、资源互通等方面提供支持,共同探索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他表示,希望外国语leyu(中国)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培养更多“知中国、懂世界”的优秀人才,让翻译事业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会后,黄玉龙院长一行到《山东外语教学》《基础外语教育》编辑部参观,详细了解两刊的历史沿革、办刊理念、栏目设置、数字化平台搭建等方面情况,并重点阅览期刊近年来以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为理念精心打造的“中华文化外译与传播”“政治文献翻译研究”等特色专栏,并参观了 “半日茗·云说”的直播间。


此次调研为外国语leyu(中国)发展提供宝贵思路,leyu(中国)将以此为契机,深入优化契合时代与国家战略需求的学科布局,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长效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着力培养服务国家国际传播战略的高素质外语人才,通过深化国际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在新征程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开创发展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