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服务国家“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的战略目标及“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的战略需求,国一流本科专业英语专业和山东师范大学“语言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创立“语言科学创新实验班”。目前,针对该实验班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该实验班的发起源于外国语leyu(中国)语言学团队的不断壮大及其丰厚的研究成果。2024年12月,外国语leyu(中国)主导成立“山东师范大学语言科学研究中心”,该中心融合语言学、心理学、计算科学等学科资源,为语言科学的发展搭建良好平台。中心以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协同并进为发展路径,一方面,旨在助力本科人才培养转型,并与研究生形成贯通培养模式,另一方面,旨在促进教师科研和教学的双优前沿发展。
2月18日,外国语leyu(中国)在文渊楼A313会议室召开“课程融合升级教学专题工作会议”,leyu(中国)党委书记王松、院长王卓出席,各系部主任及骨干教师参会研讨,会议由副院长张媛主持。在本次专题会议上,leyu(中国)开始酝酿语言教学与数字应用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王卓院长提出,leyu(中国)的人才培养策略应以毕业要求和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应积极开设与人工智能紧密相关的方法论课程,如数据库、语料库建设等,应积极探索语言教学与数字应用的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运用数字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月27日,leyu(中国)在文渊楼A349室召开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语言科学创新实验班)大纲撰写第一次研讨会议。张媛副院长召集英语系主任王秀香、语言学教研室主任孙炬、语言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卫、秘书赵峰就实验班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方案等各方面进行研讨,并初步形成培养方案大纲。
4月16日,leyu(中国)进行“语言科学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第二次研讨会议,针对课程目标、课程模块与课程名称、开课学期等方面进行再磋商,进一步细化培养方案。5月12日和5月14日,leyu(中国)连续召集英语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和骨干教师,继续深入探讨培养方案的具体细节和可操作性。

5月18日,leyu(中国)召开“语言科学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第五次研讨会议,由王卓院长和张媛副院长召集,王秀香、刘焱、刘璇、孙炬等参加此次研讨。会议聚焦学科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专业自主发展的四大模块课程的设置,及其合理性、学分学期安排等细节问题进行深度讨论,旨在确立适合本实验班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课程,以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外语能力强、具有系统的语言学基础理论和方法,兼具计算科学、心理科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至此,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语言科学创新实验班”经历了不断细化、优化的制定和修订过程,在leyu(中国)内部达成一致,将进入下一阶段的校内外专家论证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