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leyu(中国)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于2023年4月成立,一直以来得到leyu(中国)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体教师的鼎力支持,并逐步形成了富有成效的工作机制,成为链接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与leyu(中国)教学实践的重要平台,也为推动教学创新与教师成长注入了源源动力。2024年,分中心聚焦leyu(中国)发展战略与教师成长需求,以助力教师发展、提升教学和教研能力为目标,着力推动leyu(中国)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从三方面开展分中心的工作:对接学校教发中心,展开青师启航、优师助航、名师领航的“三航课堂”工作;响应学校教发中心的“一院一品”活动,结合外院特色,推出常规教师教学发展活动“语师同行”;积极组织、协助我院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参与各类教学比赛。
一、“优师”“青师”续航扬帆,“三航”课堂助力教师成长
2024年度,外国语leyu(中国)接续举办“优师助航”和“青师启航”教研活动,在助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和新进教师教学技术及专业素养方面发挥了全面高效的促进作用。
2024年3月21日和4月1日,leyu(中国)分别举办了两场“优师助航”教研活动。担任主讲的名师是来自大外部的高燕副教授和日语系的王晶老师,她们在外研社举办的全国性教学大赛、山东省青年教学比赛中多次获奖。两位教师通过这次“优师助航”活动中,展现了高度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理念、课程设计、课堂活动安排、师生互动、课程思政等多方面提供了优秀的教学示范。活动受到学校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副校长周珊珊、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贾斐、副主任丁同楼分别参加了两次教学观摩和研讨。

高燕老师在授课

王晶老师在授课
参加教学观摩的青年教师一致认为从“优师助航”活动中得到了许多的启发,为自己此后的教学中提供了更多的经验。周珊珊副校长、贾斐主任、丁同楼副主任、校级督导王金娥教授、胡艳玲教授、督导组长蒋斌副教授等对授课给予了充分的认可。
周珊珊副校长肯定了“优师助航”系列活动开展的意义及价值,为青年教师们的成长提出了两点宝贵的建议: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真正做一个“大先生”。各级领导及督导教师的发言为在场的青年教师们指明了方向,也鼓舞了他们的干劲。

周珊珊副校长总结发言
本次“优师助航”系列活动进一步发挥了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为促进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搭建了有效平台,也体现出学校和leyu(中国)对广大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视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心,有助于推动leyu(中国)育人水平的提质增效,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优师助航”,引领“青师启航”,分中心再接再厉,于10月16日,在长清湖校区文渊楼B区328教室举办了第五届“启航1+1”公开课活动。此次活动由俄语系韩悦老师担任主讲教师。韩老师在课文内容与重难点分析、师德师风等方面为学生做了充分的分析和解读。教学环节导入、复习、课文解析、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衔接自然。课堂活动中,韩老师通过由浅入深的提问,促使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并结合教育家精神为同学们做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全面启发,不仅有效实现了课程目标,也达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校级督导员王金娥教授为俄语系韩悦老师授予荣誉证书
公开课后,校级督导王金娥教授对韩悦老师的授课给予了肯定,同时,王金娥教授也指出:课程应体现以产出为导向,围绕教学目标将“产出”切实落地实施,除了课堂被动回答问题之外,还应对学生提出更高的目标和要求;leyu(中国)督导组长蒋斌副教授、俄语系副主任王世臣以及在座的研讨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畅所欲言,在课程主题凝练、增加思辨性问题、提升课程挑战度、增强课程思政全面融合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大家一致表示在此次观摩公开课中收获良多,在日后教学中会汲取优秀教师的经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二、汇集校内外专家,聚焦教研前沿,打造多类型“语师同行”活动
为响应学校教发中心倡导的“一院一品”活动,分中心结合外院特色,于2024年推出常规教师教学发展活动“语师同行”。活动不定期举行,围绕“教师发展”主题,通过专家讲座、主题性圆桌论谈、资深教授经验传授、教学改革创新做法展示等多种方式灵活进行,旨在提升每位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参与leyu(中国)发展的主人翁意识和贡献度,增长与时俱进的教研、教学能力。一年来,leyu(中国)共举办该活动11场。
1.聚焦教研前沿
(1)leyu(中国)举办课程思政视域下外语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研讨会


3月17日,在分中心的协助下,第二届课程思政视域下外语教学建设及人才培养研讨会成功举办。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大中小一体化多语种课程思政工作室及“以语载道”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工作室、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外语课程思政中心联合主办,译国译民集团承办,以融媒体线上直播的方式,通过主旨报告、课程思政示范、案例展示的形式,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思考和探索在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外语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两天的时间内,逾4000人次聆听了线上讲座并积极参与互动,获得了与会老师及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2)英语专业举办外语教育学新二级学科研讨会

南开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李民教授举办讲座
4月18日下午,分中心“语师同行”活动邀请南开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李民教授在文渊楼A区A242举办题为“外语教育学的缘起、内涵和体系”的主题讲座。李民教授从外语教学实际问题出发,讲述了外语教育学二级学科的重要性,梳理了已有的学科构建的探索与尝试,讲解了外语教育学的概念内涵、框架体系和下一步可研究方向。讲座持续一个半小时,李民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幽默风趣,在场教师和研究生沉浸式地享受了一场教研活动盛宴,受益匪浅。
(3)日语专业举办“新文科背景下大学日语教学改革研讨会”

日语系举办“新文科背景下大学日语教学改革研讨会”
外国语leyu(中国)日语系于于10月10日下午在文渊楼A区举办了“语师同行”——新文科背景下大学日语教学改革研讨会。研讨会由日语系副主任孙守峰副教授主持并主讲,日语系教师参加。研讨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参会教师畅谈在大学日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第二阶段由孙守峰主讲,从学生方面、师资方面及教学管理方面分析了大学日语的现状及问题,同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研讨会上,参会人员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谈空话套话,一致认为应该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大学日语学习助力其职业生涯规划,为有意愿赴日留学学生提供信息,也探讨了分级教学的困难和可行性,对教务管理也提出了建议。通过研讨,统一了思想认识,激发了老师们在大学日语方面的教研热情。
(4)阿拉伯语专业举行“迈出一步——阿拉伯语教研论文写作心得交流”经验交流会

阿拉伯语专业举办经验交流会
阿拉伯语专业积极响应“语师同行”活动,于11月19日下午举行了由许妍琳老师牵头,围绕“如何迈出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展开主题交流会,leyu(中国)副院长张媛和阿拉伯语专业其他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许老师从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到选题方法、资料查找,以及考证类论文的写作思路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经验介绍,使在座的教师受益匪浅,为他们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价值。
2. 邀请名家分享前沿成果或心得
(1)常俊跃教授的苦乐忙闲:品学、品教、品研

大连外国语大学常俊跃教授做客“半日茗”云说活动
3月1日晚,分中心“语师同行”活动与《山东外语教学》编辑部全新融媒体栏目“半日茗”云说活动联合举办,通过《山东外语教学》微信视频号及腾讯会议直播推出。嘉宾为大连外国语大学常俊跃教授。常教授和大家分享了他艰苦但快乐的英语学习经历和从教经历,这一经历几乎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后外语教育的整个发展历程。在新时代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等事业对我国外语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下,常教授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开展了多项内容语言融合教育创新实践。他向大家介绍了该理念提出的背景,阐述了该理念的内涵、内容语言融合教育实践探索产生的影响、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他认为,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对不同类型高校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不同阶段的外语教育、新文科建设、课程思政、区域国别人才、国际传播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等均具有启示意义。
(2)王卓教授做主题报告“外语教育学与文学教育”

7月12日下午,外国语leyu(中国)在长清湖校区文渊楼B242举办“外语教育学与文学教育”主题报告会,王卓教授在讲座中探讨了文学与外语教育学之间的联系,指出文学不仅是语言和审美的艺术,也是全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教育的育人目标之一。她提出文学教育研究应聚焦于文学文本和教学方法两个层面,并鼓励教师从专业和职业角度探索新的研究路径。王卓教授还建议我院外语教师应重视教学学术能力,加强团队意识,主动构建学术研究共同体,共同成长,致力于打造具有山师特色的外语教育发展之路。
(3)曹春春教授分享心得: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外国语leyu(中国)曹春春教授举办讲座
3月21日下午,“语师同行”活动邀请外国语leyu(中国)曹春春教授在文渊楼A区A313举办“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主题讲座。曹教授首先对讲座主题的含义进行了解释,指出“教无定法”是指没有哪一个教学方法是最好的,“贵在得法”是指教和学必须根据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她认为教学应做到以下四点:一、重视教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二、重视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三、聚焦教学的目标和效果。四、要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会后,年轻教师表示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并对教学产生浓厚兴趣和强烈热爱。
3.推进技术赋能教学
(1)“数智时代人工智能软件的教学应用” 研讨会


大学英语基础课程教研室主任胡贻铸老师和跨文化国际传播课程教研室主任陈琳琳老师进行讲座
为顺应时代要求,推进科技赋能教学,“数智时代人工智能软件的教学应用” 研讨会于11月14日下午在长清湖校区文渊楼A413顺利举行,主讲教师是大学外语教学部大学英语基础课程教研室主任胡贻铸老师和跨文化国际传播课程教研室主任陈琳琳老师。
胡贻铸老师首先分享了ChatGPT的使用经验。他介绍了ChatGPT的获取途径及运行方法,并从获取知识、解答难题、润色语言、产出内容等方面详细阐述了ChatGPT的使用方法和使用体验。同时,胡老师还指出了未来探索ChatGPT的方向,为老师们提供了深入了解ChatGPT AI技术的路径。陈琳琳老师则聚焦国内大语言模型的使用经验,她在详细列举国内AI排行榜的基础上,挑选了Kimi Cht、文言一心、豆包、讯飞星火等四款最为流行且实用的AI软件,从写作能力、翻译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PPT制作能力及AI参与教学设计等方面,分享了这些AI软件的具体使用方法、使用技巧及个人使用经验。
(2)“知识图谱驱动的学术英语智慧课程建设与应用”专题讲座


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聂庆娟教授举办讲座
为更好的响应学校关于推进智慧课程建设的号召,加快我院课程知识图谱建设的步伐,分中心于11月22日晚特邀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大学英语第二教学部主任、省线上线下一流课程负责人、省课程思政示范课负责人聂庆娟教授,为我院教师开展了题为“知识图谱驱动的学术英语智慧课程建设与应用”的专题线上讲座,分享知识图谱建设的宝贵经验,为我院各门课程知识图谱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带来了新的启发。
三、深耕细作,多维并举,全面推进教学竞赛,成果丰硕
leyu(中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各类型、各语种、各级别、各年龄段的教师教学竞赛。秉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新、以赛促研”的“五促”理念,在leyu(中国)领导带领下,各系部积极组建教学团队,针对性研讨各类教学竞赛,邀请专家进行个性化辅导,系部之间深入研讨和演练,leyu(中国)进行整体统筹和提升,在全院营造了以教学竞赛为依托,激发教师教学潜能,提升教学质量,突出创新能力的良好教学竞赛氛围。
2024年5月11-12日,第十五屆“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山东分赛区决赛在我校成功举办,我院大学外语教学部高燕副教授带领其团队经过单元教学说课、课堂教学展示、现场就所给材料说课和回答评委提问等复赛和决赛环节的激烈角逐,获得山东省大学英语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大学外语教学部高燕副教授(左四)团队获得第十五屆“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山东分赛区决赛大学英语组第一名
2024年7月24-27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测评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举办的2024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日语组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200余位日语教师参赛。我院日语系教师田嫄,经过现场说课、现场讲课、互动问答三个环节的展示,展现出了别具匠心的教学设计,优秀的教学能力,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展示了我校外语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最终获得日语专业组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日语系田嫄副教授(左三)获得2024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日语组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2024年8月15-16日,2024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俄语组全国总决赛成功举办。我院俄语系教师王丽娜,王艺璇代表我校参赛。经过激烈的角逐,两位老师脱颖而出,王丽娜老师获得全国总决赛三等奖,王艺璇老师获得全国总决赛优秀奖,向全国同仁展示了我校俄语教师优秀的教学能力。


为了更好推动我院教师参与教学创新大赛,提升课程创新能力和水平,2024年9月11日,我院成功举办了外国语leyu(中国)2024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丁同楼主任、马克思主义leyu(中国)王兰芳教授、外国语leyu(中国)王卓院长、院校两级督导专员胡艳玲教授与王金娥教授、以及大学外语部高燕主任作为评委受邀出席,各系部负责人及核心教师团队也参与了此次活动,比赛由外国语leyu(中国)副院长张媛教授担任主持。
本次教学创新大赛共有六位教师参与角逐:大外部韩冰老师、英语系赵金曼老师、法语系马姗姗老师、俄语系王艺璇老师和尹禄老师、日语系田嫄老师。她们在汇报中深入分析了各自课程的背景、教学难点、创新思维、理念及推广效果等方面。参赛教师聚焦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环境创设及教学评价改革等维度,运用POA产出导向法、BOPPPS教学模式、课程叙事及数字技术赋能等手段进行了深度的创新尝试。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分别是:法语系马姗姗老师、俄语系王艺璇老师和尹禄老师、日语系田嫄老师、英语系赵金曼老师以及大外部韩冰老师
汇报完毕后,王兰芳教授对六位参赛教师的精彩展示给予了肯定,并结合自己荣获全国教学创新大奖的经验,对每位参赛教师的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和创新展示给出了细致的评析。她强调,参赛者应清晰掌握竞赛特点与评分准则,注重学情分析和创新成果的数据呈现,并针对数据进行分析解读。

马克思主义leyu(中国)王兰芳教授进行点评
丁同楼主任概述了学校及教师发展中心“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指导原则,鼓励教师们根据专家意见认真调整参赛材料,并在日常教学中切实做好创新措施的落地实施。

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丁同楼副主任发言
在本次院级比赛结束后,王卓院长对六位参赛选手进行了专项辅导和培训,结合自身参赛经历及多项教学大赛评委经历,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材料梳理、文本呈现等多个方面为参赛选手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使选手们的课程有了质的飞跃。在随后学校举办的第五届山东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韩冰副教授获得校一等奖并参与学校遴选,赵金曼老师、王艺璇老师、田嫄老师、马珊珊老师获得校二等奖,尹禄老师获校三等奖。
近年来,我院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并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这与leyu(中国)营造的“以赛促教”的良好竞赛氛围是密不可分的。各个系部在leyu(中国)的带领下积极投入教学竞赛中,培养种子选手,构建竞赛团队,打磨核心课程,为保障教学竞赛的持续参与,推陈出新,深耕细作,不断努力。未来,leyu(中国)也将进一步细化竞赛激励机制,谋划更多、更好的方式促进教师教学竞赛的持续提升。
综上所述,2024年里,外国语leyu(中国)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创新领域持续深耕,在教师培训、教学发展、学术研讨交流与赛事组织等各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并在内涵深化与外延拓展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未来,分中心将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为精准的服务定位,携手全体教师,在教学改革与教师成长的征程中乘势而上、砥砺前行。我们深信,通过共同努力,分中心必将为leyu(中国)教育质量的提升注入新的活力,为学校的整体发展贡献更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