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6日,由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主办,山东省与日本合作交流中心、山东省日本学研究中心、山东与东亚区域日语文献研究中心、济南中日交流之窗协办的 “日本的汉籍与中日古代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围绕着日本汉籍的调查与编目、汉籍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中日古代文化交流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会议开始前,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周珊珊教授会见了来出席会议的中外嘉宾,与各位专家共话友情,希望在各方面加强合作和交流。

本次会议邀请到的专家学者有:郑杰文教授(全球汉籍合璧工程首席专家、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刘小俊教授(日本京都女子大学副校长、文学部教授)、远藤隆俊教授(日本高知大学理事、副校长)、陈化北教授(青森大学特聘教授)、李铭敬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林雅清教授(京都文教大学教授兼学生部部长)。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周珊珊教授、社科处处长高景海参加开幕式。研讨会由外国语leyu(中国)院长王卓教授主持,我校日语系全体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开幕式上,王卓院长首先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与会专家和参会人员。随后,周珊珊副校长致开幕词。周副校长首先简要介绍了我校及外国语leyu(中国)日语专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现阶段我校日语团队参与全球汉籍合璧工程的概况,并对各位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接下来郑杰文教授代表中方专家致辞。郑教授在致辞中,对我校领导和教师们的支持和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强调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在中国古籍的保存与传播上日本起到了重要作用,全球汉籍合璧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日方专家代表刘小俊副校长在接下来的致辞中表示,山东师范大学在国际合作上做出了的巨大努力并高度评价了郑教授关于中日文化交流的发言,对全球汉籍合璧工程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表示高度认可,刘教授并特别感谢了李光贞教授在活动组织和联络工作中的辛勤付出,同时也对山东师范大学各位领导对这次会议的重视表示感谢。最后,社科处高景海处长致辞,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支持和指导表示感谢,指出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对于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并表态会尽全力支持该项目的圆满完成。

开幕式结束后是主旨演讲环节。全球汉籍合璧工程首席专家郑杰文教授首先以“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及其进展情况”进行了主题演讲,对境内外汉文古籍研究现状和汉籍合璧项目的缘起、进程与六年来汉籍合璧项目的成就进行了介绍。第二位演讲者是远藤隆俊教授,演讲主题是“日本汉籍的传播和中日古代文化交流——以高知县的汉籍调查为例”,对高知县汉籍馆藏情况进行全面概述和举例说明,并指出汉籍合璧项目是世界的学问潮流之前沿,为今后的汉籍和文献研究奠定了基础,对推动两国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位演讲者是刘小俊教授,她演讲题目为“《日本见在书目录》和《千载佳句》”,刘教授在演讲中对这两本书的历史地位和学术意义进行了详尽阐述。第四位演讲者是青森大学陈化北教授,演讲题目为“安藤昌益的汉籍论中私法儒书论中论及的书作”;上午的最后一位主旨演讲者为李铭敬教授,演讲题目为“日藏唐宋佛教文学古写本及其对日本佛教文艺的影响关系举隅”,对在日唐宋佛教文学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下午会议伊始,首先进行是青年研究者论坛环节。该环节是由我校承担汉藉合璧项目的教师对目前汉籍调查与编目工作的进程进行汇报。历史文化leyu(中国)的杨蕾教授、外国语leyu(中国)崔颖副教授、张强副教授、孙守峰副教授、田嫄副教授、曲晓燕博士、郑玉贵博士、王晶博士、吕晶博士、杨超博士先后进行汇报。随后,来自山东大学的汉籍专家张世响教授针对汇报进行了深入点评,为汉籍合璧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具体的改进建议,并对青年教师们的工作努力和敬业态度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认可。
在接下来主旨演讲环节中,线上参会的京都文教大学的林雅清教授发表了“元杂剧中描绘的佛教”为主题的演讲,林教授在演讲中细致讲解了元杂剧中所出现的佛教形象。最后,李光贞教授发表了“域外汉籍(日本)调研中的学术发现及意义”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李光贞教授分享了在汉籍合璧工程项目中的感悟,提到在日本实地调研的过程艰苦而漫长,因此一个有着系统性、计划性和组织性的合作团队对于完成这项工程必要性,以及在调研过程中带着问题意识去进行定会有新的学术,李教授进一步指出,汉籍合璧项目给日语学科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机会,拓宽了项目参加者的学术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在最后的闭幕式上,李光贞教授进行了总结。李教授对各位专家的拨冗出席表示了深深的感谢,并表示一定乘着本次会议的东风,全面落实本次研讨会精神,认真听取专家指出的宝贵意见,扎实有效地推进全球汉籍合璧工程的后续工作进程,改进不足,补上短板。祝愿全球汉籍合璧工程最终能取得圆满结果。

本次研讨会的圆满举行,不仅是我们日语系在汉籍合璧项目所做工作的总结,同时也将成为一个新的起点。日语系将继续以严格标准要求自己,携手各方力量,稳步推进全球汉籍合璧工程项目的进程,共同推进中日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