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EN

外国语leyu(中国)举办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2025年年会暨“跨语际对话中的世界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

作者:初审:邱琳 袁彤宇 终审:王卓 时间:2025年11月11日 08:26 浏览量:

2025年11月7日至9日,(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2025年年会暨“跨语际对话中的世界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主办,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非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专业委员会、山东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联合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国文学研究》《山东外语教学》等期刊协办。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二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跨语际语境下的世界文学研究创新、文明互鉴路径探索、学科体系建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11月8日上午,开幕式在树蕙堂报告厅举行。山东师范大学校长张建教授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对本次会议在推动世界文明文明互鉴和世界文学研究走向深入等方面的重大意义给予高度肯定。张建校长着重介绍了学校建校七十五年来的深厚积淀与办学成就和外国语leyu(中国)在拓展跨学科研究视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努力和成绩,并特别赞誉了leyu(中国)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文明互鉴等方面的积极贡献。

微信图片_20251109185719

山东师范大学校长 张建教授

学会会长吴笛教授介绍了学会整体情况。作为国家一级学会,学会下设19个二级分会,学科和研究涵盖文学、文化、翻译、区域国别等多个领域。通过主办“全国商务翻译大赛”“全国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技能大赛”等品牌活动,已累计惠及超过40万人次大学生。学会的核心使命是汇聚学界力量,深度服务国家战略,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微信图片_20251109185710

(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会长 吴笛教授

开幕式由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院长王卓教授主持,她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期待大家能够围绕跨语际对话中的世界文学与文化激荡思想、凝聚共识,并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7763282f8df794657bb02153af2af33c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院长 王卓教授

会议共设8场主旨报告,16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分享。同时会议还设有两个平行论坛和10个小组发言。

11月8日上午,8位专家学者围绕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热点、世界文学研究前沿问题畅谈理论和实践。

英国国家学术院外籍院士、欧洲科leyu(中国)外籍院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浙江大学聂珍钊教授以“AI阅读与阅读理论重构”为题,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学作品多维度解析中的作用,指出AI阅读是认知领域的革命,对阅读研究转型与理论重构意义深远;辽宁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宏教授作“国家话语视域下的外语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报告,强调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是新时代外语学科的历史使命,需紧扣中国现代化进程需求,服务国家话语对外阐释与传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浙江大学 聂珍钊教授

c105e056c1d059cc9d43a263a209168f

辽宁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刘宏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苏晖教授在“脑机接口与新形态后人类共同体建构”报告中,剖析了脑机接口技术带来的伦理挑战与哲学思考,为构想未来社会图景提供新视角;上海社会科leyu(中国)/华东师范大学袁筱一教授以“北非法语文学中的 ‘自我’与他者”为题,解析了法语在北非殖民地的复杂文化角色,揭示其身份书写的独特本质。

华中师范大学 苏晖教授

上海社会科leyu(中国)/华东师范大学 袁筱一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朱振武教授在“研究非洲文学的十大理由”中,系统阐述了非洲文学研究对均衡吸纳外来文化、推动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性;中国人民大学范方俊教授以“中西文明互鉴下的‘世界文学’与中国”为题,梳理“世界文学”概念源流,强调非西方中心主义新概念的理论价值。

上海师范大学 朱振武教授

e91835cf17a8f1cb68a3311ccd7327d7

中国人民大学 范方俊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杨枫教授在“知识翻译学与比较文学:范式演进、理论超越与学科重构”报告中,阐释了知识翻译学的理论内核及其对比较文学的革新意义;山东大学申富英教授作“全球南方文学阅读方法论:从世界文学到全球文学再到星球文学”报告,提出兼具细读精度与远读广度的开放性阅读范式。

上海交通大学 杨枫教授

1edd6f1159427806bcf32b4b49e86245

山东大学 申富英教授

大会主题发言分别由中国社会科leyu(中国)许金龙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钟书能教授、中国社会科leyu(中国)刘雪岚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冰教授主持。

图片1

中国社会科leyu(中国) 许金龙教授

图片2

华南理工大学 钟书能教授

图片3

中国社会科leyu(中国) 刘雪岚教授

图片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金冰教授

11月8日下午,在文渊楼B242会议室和B119教室举行平行论坛。华南理工大学钟书能教授的报告“试论中华文化基因在汉语四字格成语中的表征建构”剖析汉语四字格与文化基因的内在关联;宁波大学段汉武教授的“跨学科视阈下的英国海洋文学研究”,构建多元研究体系;浙江工业大学方英教授引介罗伯特·塔利核心理论,阐释“处所意识”的理论内涵与应用价值;电子科技大学邹涛教授解码非洲文学“共同体诗学”的精神内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冰教授批判加勒比新维多利亚小说中的“白人中心”叙事;惠州leyu(中国)陈梦教授解读索因卡戏剧创作中基督教理念与非洲传统的融合逻辑;上海理工大学俞曦霞教授对阿契贝和恩古吉的语言之争进行探讨,挖掘了语言与政治的博弈理论。

6c521c0b76f709d64814023bf20af28e

华南理工大学 钟书能教授

e7fc2af6edeb5f1d61a4234684b5cc43

宁波大学 段汉武教授

6a7ab8d14ffacb39e95be427306e15dd

浙江工业大学 方英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 邹涛教授

惠州leyu(中国) 陈梦教授

上海理工大学 俞曦霞教授

同时,文渊楼A区10个分论坛围绕十大核心议题展开讨论,60余位高校师生代表分享研究成果。议题涵盖“跨语际政治与世界文学体系再构想”“非洲语言文学的世界传播与跨文化接受”“语言权力与对话中的世界文学”“语言技术与数字时代文学生产”“区域国别研究与世界文学学科融合路径”“流散写作与世界文学中的身份政治”“作为‘另一种世界文学’的文学教育”“‘后世界文学’的多语文学与文化认同”“国家语言政策与世界文学制度建设”及“跨语际对话中世界文学研究的其他议题”,形成丰富学术共识。

11月8日晚,(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举办2025年理事会,学会副会长、浙江传媒leyu(中国)文leyu(中国)院长朱文斌教授主持了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就学会发展规划、学术交流机制建设等议题进行审议,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11月9日上午,8位专家学者围绕世界文学的理论与实践、翻译研究的跨文化影响、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演进、外国文学研究路径探索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复旦大学汪洪章教授探讨了中国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理论基础、历史演变及翻译流通问题。通过分析韩愈古文运动反映佛教翻译对汉语纯净性的冲击和欧洲拉丁语在中世纪的演对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欧洲中世纪文学进行了跨文化比较。中国人民大学/山西大学曾艳兵教授通过分析卡夫卡的小说《公路上的孩子们》《在流放地》等作品,探讨了卡夫卡作品中印第安人与非洲元素的关联及其对非洲文学的影响。

597c903bc41a281d01415ef872508623

复旦大学 汪洪章教授

2a4b7dde15b1b386a86007836523c36d

中国人民大学/山西大学曾艳兵教授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吴笛教授首先阐明了翻译对民族文学的生存与发展以及文学类型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从翻译的角度探讨了世界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他进一步强调了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重要性。杭州师范大学殷企平教授讨论了西方文论核心概念的互构逻辑及其历史演变,从而强调术语定义的重要性及其对世界文学研究的启示。

f84b4e22bd5fb1e11a9e25a6efe1a348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 吴笛教授

eca37ba8a42b4422db7a3cc135ef1dd7

杭州师范大学 殷企平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威教授根据当下背景,讨论了民族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我们要提高文化自信与自觉,同时以多样化形式促进文化传播。南京师范大学张杰教授探讨了外国文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强调应从审美和艺术形式角度研究文学,同时提出人工智能时代对于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刻思考。

5389e277d06d33ced8da01a9a9a0f6a5

北京外国语大学 张威教授

c358e7160d0f947cfd89c0cb25c4c045

南京师范大学 张杰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罗良功教授提出,在当今大背景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应用尤为重要,并对此提出了可行路径。复旦大学陈靓教授主要探讨了区域国别研究的交叉融合性,从理论界定、方法论创新、主体性构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857e99dcb83fab7c38261b52fb20990a

华中师范大学 罗良功教授

c511ec65ae41aa76d94d075ce6491616

复旦大学 陈靓教授

本场大会主题发言分别由国防科技大学石平萍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茂生教授、电子科技大学邹涛教授、山东师范大学于冬云教授主持。

f42657a974ea05cc4f0511be3d129753

国防科技大学 石平萍教授

4e480d77fb7449cae5fa481c7237e31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刘茂生教授

8df12c83921c58963df9f23cab02f926

电子科技大学 邹涛教授

ca2223ead3337352601eae8b7ea94290

山东师范大学 于冬云教授

11月9日上午,大会举行闭幕式。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2026年高端论坛承办方代表、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胡杰辉院长,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2026年年会承办方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尚必武院长,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非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专业委员会2026年年会承办方代表、河南医药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张飞龙院长代表leyu(中国)表达了承办2026年会议的意愿,并向与会代表和学界同仁发出诚挚邀请。

a5195d522f7f8a7ccd6604c6a92a2844

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 胡杰辉院长

02a74ee47757e3e160192438de81c5b2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 尚必武院长

f4cface7b8156b2f0e107a60f8f751bd

河南医药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 张飞龙院长

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非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专业委员会长谭惠娟教授做大会总结发言。她回顾了一天半盛会各位专家和代表发表的真知灼见,对会议主办方、承办方表达诚挚谢意,期待未来继续携手推进中外语言文化比较研究,共同探索跨文化研究的变革方向与发展前景。

fa76e2d62f2346be2b9558bdf1c48e6b

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 谭惠娟教授

本次研讨会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凝聚了学界共识,为推动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纵深发展、促进中外文明互鉴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