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8月22日,由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全国基础外语研究培训中心联合主办的“新课改背景下创新与多维的英语阅读课程教学研讨会”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教学3楼报告厅隆重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教研员和300余名骨干教师参加了这次盛会。首先,外研社副总编王勇致辞,介绍了中国英语阅读教学的发展和外研社在阅读研究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院长王卓教授代表leyu(中国)对参会的专家和老师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并结合自身的文学教学和组织研究生开展的“雅阅·跨学科文学沙龙”阅读活动畅谈了阅读对语言、文化学习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会议内容丰富,日程紧凑。上午北京外国语大学徐浩博士围绕“素材”这个核心从目标、素材、活动三个关键词做了题为“英语阅读教学目标·素材·活动的多维发展”的主旨报告。徐老师以三个案例为切入点,用幽默的语言,接地气的例证,针对当前英语教学中“久学不会、久教不会”的问题和“阅读活动不走心、模式化”的现状引导老师们思考了“有哪些地方没做好”,并给出了他的独到见解和指导。他强调了语言教学的核心是内容,选材要满足学生认知的需要,教学的重点在驱动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要启动学生的全面、正常的成长。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王栋教授做了“英语分级阅读与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主旨发言。王教授引导参会教师理清了核心素养、阅读素养等基本概念和核心内容,并从分级标准入手详细谈了如何选择合适的阅读的素材。他建议老师们要从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两方面,同时结合素材的难度,进行合适的匹配。

下午为圆桌论坛,由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徐立乐老师主持,她从阅读的意义和素养的内涵开始引出主题,然后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评估所副所长、教研员杨璐老师引领来自济南、青岛、济宁和临沂的四位教研员展开热烈讨论,分享了他们在阅读教研方面做出的丰硕成果。济宁教研员蒋航老师从课改的历史发展辅以生动的例子,细说了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的重要意义和内涵。青岛城北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教研室主任王馨悦老师分享了她们在阅读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她强调了“学、养、思”三个核心,分享了“调、删、增、培、改”的五字秘诀,倡导课内知识的课外化应用。临沂市教科院小学英语教研员尹若飞老师从对比现在的学校和未来的学校入手,讲解了我们面临的问题,分享了多年来她带领临沂市的老师们如何一步步扎扎实实地深入探讨阅读教学的历程。济南市教研员管玲老师结合她的个人课题介绍了如何结合课标和核心素养深耕教材,并展示了市中区在课外阅读素材整合方面的做法。

五位老师的分享之后,徐立乐老师做了现场点评,结合个人的教学和思考,就如何进行阅读素养的多维培养给出了八个路径,即多维框架、多维目标、多维内容、多维活动、多维环境、多维方法、多维评价、多维合作。她以数学公式的形式让大家看到“A little bit a day, you will make a big difference”,号召老师们走出舒适区,挑战自我,转换理念,转换身份,挑战自我,争做有大视野、大胸襟和大格局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
本次研讨会,从理论研究到实践运用,既有高度,又接地气,对推动我国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深入改革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