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EN

朱鹏霄教授做客第1293期社科大讲坛——中日两国日语教材研究现状及基于语料库的教材比较

作者:日语系硕士研究生贾征征 日语系张强副教授 时间:2023年04月21日 16:55 浏览量:

      2023年4月20日晚7点,由外国语leyu(中国)和社会科学处联合举办的第1293期社科大讲坛在线举办。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leyu(中国)院长、博士生导师朱鹏霄教授受邀做了题为《中日两国日语教材研究现状及基于语料库的教材比较》的讲座。此次讲座由山东师范大学日语系副主任崔颖副教授主持。日语系部分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共计百余人聆听了讲座并参与交流。

      讲座伊始,崔颖副教授首先向朱鹏霄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朱鹏霄教授的研究方向及成果。讲座开始后,朱教授从背景意义、工作准备、研究状况、研究案例、研究建议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首先,朱鹏霄教授从国家重视、教育需要、研究需要三个方面介绍了中日两国日语教材研究的背景意义。自2016年以来,国务院及教育部实施相关法规加强教材建设,教材多样化使得如何选择教材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在北京、上海成立的教材研究中心也推动了教材的研究。

      随后,朱教授指出,需要从语言知识、软件技能、文本准备三方面对研究工作进行准备,并特别指出二语习得是研究语言和语言行为且发展迅速的交叉学科,其理论和成果是开展教材研究的有力依托。之后,朱教授以中日两国文献数据平台检索结果为对象,通过文献计量的方法,从发文趋势、研究主题、数据来源、分析方法四个角度对比分析了中日两国日语教材的研究现状,并根据日语教材研究现状从拓展教材研究主题、改善教材研究方法、强化教材比较研究三个角度给出了研究建议。朱教授认为,应重视探究教材中的非语言知识以及教材对学习者语言习得的影响,减少主观分析,重视基于语料库的量化研究,积极开展教材比较研究。

      之后,朱教授通过自建的语料库介绍了教材接续词比较的案例,详细讲解了其研究目的、文献综述、本体研究、教材研究及不足之处等内容,从呈现数量、分布特征、复现程度、难易等级、频度覆盖五个方面,以图表形式清晰呈现了《新编日语》《新经典日本语》《综合日语》三本教材的区别。最后,朱鹏霄教授从文化呈现、短语搭配、词表研制、阶段衔接、使用研究等五个角度提出了研究建议。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朱鹏霄教授也对同学们提出的有关研究日语教材需要掌握哪些软件工具、质性与量性研究等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朱鹏霄教授的讲座拓宽了大家的视野,对同学们进行中日两国日语教材研究提供方向和研究思路,使日语系师生受益匪浅。


      朱鹏霄教授简历

      朱鹏霄,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leyu(中国)院长,日语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日本学会副秘书长、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天津市翻译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理事。天津市“131”第一层次人才、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天津市教学名师。国家及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天津市级教学团队、天津市一流建设课程主持人。主要从事基于语料库的日语语言研究、政治文献翻译研究和日语教材评测研究,主持国家社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2项,天津市哲学社科项目3项、天津市外专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国家出版基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点规划等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发表论著等60余篇(部)。成果曾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电子出版物提名奖、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著作奖、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