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EN

王树福教授做客我校第一二〇八期社科大讲坛之“东方想象与他者凝视:俄国东方文学的东方学渊源”

作者: 时间:2021年12月04日 11:07 浏览量:

12月2日晚7点,外国语leyu(中国)联合社会科学处举办的第1208期社科大讲坛之“东方想象与他者凝视:俄国东方文学的东方学渊源” 于腾讯会议平台在线成功开展。本次讲座主讲嘉宾为华中师范大学文leyu(中国)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98级俄语校友王树福教授。讲座由外国语leyu(中国)院长王卓教授主持。“俄语语言文学与文化”团队全体成员、外国语leyu(中国)部分其他专业师生、部分校外俄罗斯文学爱好者等130余人在线聆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王卓院长对王树福教授做了简要介绍。王树福教授深情回忆了当年在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的学习生活,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激与想念之情。

   随后,王树福教授从西欧东方学的俄译与东方文学术语的表述、俄国东方学的建构与东方文学体制的创建、俄国东方学的研究与东方文学学者的出现、俄国东方文学的凸显与东方文学著述的问世及《东方文学》的主要特点与俄国东方文学的形成五个方面进行讲解。

 首先,关于西欧东方学的俄译与东方文学术语的表述这一问题,王教授提到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人文研究领域,俄国东方文学研究是在东方学整体框架下进行的。俄国东方文学的萌芽与西欧东方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在俄国现代知识体系和东方学学科体制内,“东方”、“东方学”、“东方学学者”和“东方文学”等概念表述有着双重语言身份和双重思想话语,反映出明显的悖论特色和背反特征,其背后既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思想理念,又隐藏着秘而不宣的知识建构。其次,在俄国东方学的建构与东方文学体制的创建方面,王教授强调俄国东方文学研究与东方语言、东方考古、东方历史、东方哲学等专业一道,在西欧文化和教育体制的影响之下逐步发展设立,在俄国东方学研究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其高校院校以区域研究为标准设立。这种学科体制和学科理念,使东方文学天然具有整体特征、比较视野和科际融合特点。现代意义上俄国东方学的萌芽和产生,与18世纪彼得大帝的西化改革有关,与西欧文化的进入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此外,关于俄国东方学的研究与东方文学学者的出现这一部分,王教授提到在西欧文化体制的影响和国家强力体制的推动下,伴随大学东方语言系的成立,俄国东方学研究开始迅速发展,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考古学、历史学和民族学方面。并着重介绍了一些重要的东方文学学者及其著作,例如,格里高利耶夫、萨维利耶夫、图拉耶夫、阿甫基耶夫等人。在俄国东方文学的凸显与东方文学著述的问世方面,王教授提到19--20世纪之交,图拉耶夫、阿列克谢耶夫、叶里谢耶夫、弗拉基米尔佐夫等不少东方学学者开始将研究目光从文物考古、文物搜集、政治分析、民族性分析等实践学科,逐渐转向文学语言、文化历史、哲学民俗等人文学科,由此与东方文学相关的一系列成果先后现,这直接催生了东方文学的初步形成。最后,在《东方文学》的主要特点与俄国东方文学的形成方面,王教授从《东方文学》“中国文学”篇特点进行讲解,从学科发展角度而言,《东方文学》中的“中国文学”,在学术体制、术语内涵、分析方法、研究对象、研究视野以及著述体式等不同方面,具有六种不同的特点。六个方面彼此交叉,相互关联,分别涉及术语论、背景论、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传播论等不同层面或范畴,由此共同构成一个相互牵连、前后牵涉的网状结构。

     讲座结束后,各参会人员纷纷表达了对王教授严谨治学态度的钦佩,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王教授进行了请教。

 讲座最后,俄语系主任孙嵩霞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再次对王树福教授表达感谢,并盛情邀请王教授重回母校,共叙情谊。至此,此次讲座圆满结束。

专家简介:

王树福(1980— ),山东临沂人,华中师范大学文leyu(中国)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桂子青年学者,中央戏剧leyu(中国)客座研究员,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莫斯科国立大学语文系访问学者;先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两项(优秀等级)、教育部社科基金一项、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一项、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三项,曾获第九、十一届湖北省社科成果优秀奖(三等奖)、第二十届武汉市社科成果优秀奖(提名奖)、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要从事俄罗斯文学、戏剧艺术和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先后在《外国文学研究》《文学跨学科研究》《国外文学》《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中国比较文学》《俄罗斯文艺》《读书》等重要期刊发表各类文章12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含扩展版和集刊)60多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或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