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EN

“雅阅·跨学科文学沙龙”第五讲:跨学科视域下的族裔文学研究

作者: 时间:2018年10月30日 17:12 浏览量:


1027日晚,在第五届族裔文学国际研讨会召开期间,“雅阅·跨学科文学沙龙”第五讲在山东师范大学翰林大酒店五层会议厅举行。华中师范大学罗良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郭英剑教授、陈世丹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朱振武教授、厦门大学张龙海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朱小琳教授、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沙巴兹教授、北伊利诺伊大学威廉·贝克教授、韩国东国大学金英敏教授等专家学者围绕着“跨学科视域下的族裔文学”这一主题进行了座谈,50余名学者参与了座谈。座谈由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院长、《山东外语教学》主编王卓教授主持。

在座谈会上,罗良功教授认为,当前中国的族裔文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突破,与跨学科研究是密不可分的。族裔文学研究在主题和方法上与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领域结合在一起,为文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族裔文学国际研讨会的主题也不断跨学科、跨地域、跨语言,从最初的美国非裔文学扩大到现当代英语文学,再扩展为包括英国、非洲、加勒比、加拿大,甚至东南亚、韩国、日本等地的族裔文学研究。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因为跨学科研究推动。朱振武教授指出,英语专业教师应该均衡吸收各国文化精神,不能局限于欧美,外国文学研究和外语人突破当前困境的出路就是要跨学科。他认为,跨学科至少要跨到中国文学学科中去,通过比较来增强鉴别意识,要建立文学批评的中国立场和意识。朱小琳教授指出,跨学科能力与英语教育是有关系的,当前的英语教育和课程设置过于侧重于语言能力的培养,人文素养不足,学术训练不够。跨学科教学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她同时以自己的研究为例,指出把记忆理论、心理学、社会学、民族学、生物学、生理学与族裔文学、传记文学研究结合起来的重要性。郭英剑教授对此做了回应,他认为,跨学科应该跨越性大一些,应该进入到二至三个学科,要对主学科有意义。虽然历史、哲学、社会、人类学、地理学的概念和方法可能超出了文学研究的知识范围,但还是要有跨学科的意识。另外,外语老师的跨学科能力不足,只是专注于语言教学就会影响到符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因此,英语教师要通过跨学科研究增强自身的批判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张龙海教授、陈世丹教授、William Baker教授,金英敏教授都对文学阅读和文学研究中的跨学科性做了评论和发言。

王卓教授对上述发言做出了回应,她特别强调了跨学科性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为培养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而做的 “人文英语”教材工作。

“雅阅•跨学科文学沙龙” 以邀请国内外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和其他领域的学者进行文学作品品读、不同领域学者对话为主要活动方式,旨在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挖掘文学作品最新的社会文化内涵,使经典文学作品从象牙塔中走出来,与当下的社会文化碰撞对接,让文学阅读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