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6日至10日,根据我校聘请短期境外专家项目计划,日本国立爱知教育大学时卫国教授莅临我校,作为客座教授为我校日语系研究生进行为期五天的集中授课讲学。时教授从文学、文化、语言学、翻译四个方面,全面、系统、具体地为研究生讲授日本文化概论课程。此次集中讲学是我校首次开展的境外专家项目中的重要一环,时卫国教授是我校邀请到的首位参与并履行该项目的专家。
时教授在第一节上课伊始,便从学术研究、品格道德以及根本立场三个方面开始讲起。首先他针对学术研究提出了三个问题,即学术研究是什么?怎么做学术研究?以及怎样展望个人未来研究的前景?以此来引起学生们的思考和积极讨论。并在接下来的课程里给予深刻而详细的解答,使在座研究生收获颇多。其次,时教授重点提出,做研究,首先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先学会做人,而做人体现在学术方面就是诚实,严谨。时教授例举了学界内的的个别博士论文抄袭事件,来告诫学生要想做好学术首先要端正研学态度。最后,他详细的给我们介绍近代一些文学大家的璀璨文学成果并推荐我们去通读这些文学作品。他指出,要想学好一门外语,首先要精通自己国家的语言和历史。就像钱学森说的那样,虽然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祖国,做为一名中国人,如果不先了解自己祖国的文化历史,即使走出国门,闻名世界也是没有意义的。这一系列的告诫使得同学们认识到研究生三个字的分量以及学术研究的意义所在,为将来的研究道路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时教授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授课。关于日本文化方面,时教授讲解了日本的婚丧制度,并对中日的婚丧制度进行了对比。日本的还婚礼庄严、肃穆,参加婚礼的成员多为近亲;而中国的婚礼往往尽可能地办的盛大而热闹无论远亲近邻大家集聚一堂共享新人的喜悦。其次日本人的婚礼与葬礼的种类也十分多样,分为神前式,佛前式,人前式和教会式。这样的分类与日本独有的信教观念密切相关,有数据显示几乎每个日本人都至少信仰一种宗教,因此人生中最重要的红白两事也会因个人的宗教信仰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时教授着重讲解了日本国内最为常见的仪式神前式和教会式。神前式的婚礼相对于中国婚礼来说是比较肃穆严谨的。首先要提前半年联系亲朋好友并租用特定的场地,整个婚礼须由在神官和神女的引导下进行。新郎新娘入场后要进行修祓,即用净水洗手以表示洗净心灵。紧接着由神官在神前为新人念祝词后,新郎新娘献酒三次,每次三杯一共九次,这就是所谓的实行三献仪式。此仪式寓意着长长久久,白头偕老。最后两人说出结婚誓词,交换戒指。向神明贡献缠有白棉布的杨树枝后,就可以暂时退场了。接下来的形式则和中国婚礼有些相似,宾客们推杯换盏共同举杯送出祝福。就丧礼而言,中日两国的仪式还是很相像的,同样需要亲属守夜,需要和故去的人告别,也需要摆宴席招待来悼念的亲属朋友。在日本的葬礼中,佛前式居多,教会式较少。佛前式与佛教密切相关,在这里时教授讲到,佛教又分为很多宗派,例如:净土真宗,真言宗,净土宗,曹洞宗,日莲宗,天台宗等。随着这一系列的延伸,同学们对日本文化的有了部分认知,对以后的研究学习有了一定的启发。
在授课中,时教授还针对每位同学的研究方向,在文化、文学、语言学、翻译等各个方面行全面指导。在语言学方面,时教授说道,语言学中有一领域叫做对比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可以从各个方面作比较,比如:横向比较,属性相同的领域进行比较等。相同领域比较有副詞与副詞、名词与名词、形容动词与形容动词的比较等。提到形容动词,时教授具体讲到形容动词的由来和产生,并举了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关于形容动词,虽然我们学生在日语学习中较为常见,使用频繁,但是同学们都疏忽了它是如何产生的,时教授以形容动词的起源为切入点,使同学们对形容动词又有了更深的了解。另外,时教授以风趣幽默的方式,讲授了日本人姓氏的由来,并列举出许多日本人同音不同字的姓氏,比如:读成けんじ但汉字写法都不相同,建治、健司、健次、健二等。日本人中四字名字很多,叫三个字的也不少,但是三字的名字的最后一字往往是象征好的寓意,例如:卓、谦、直、英、贤等。时教授对日本人名字寓意的讲解引起了同学们作为在汉字起源地生长的中国人的深深地共鸣,并再度认识到了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的关系。
在最后一节课,时教授就文学翻译为同学们讲授翻译方法和理论。时教授以小川未明的《希望》《野蔷薇》以及有岛武郎的《一串葡萄》三篇文章为例,解析了三篇文章背后的深意,并在讲解中讲讲解重点拓宽至近代日本文学家的流派和理念,他着重强调学好文学首先要拓宽自己的知识宽度和深度,即不仅要研究文学还要广读史学。这一建议为同学们提供了新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思维方式,深化大家对文学研究的思考。之后,时教授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进行文本翻译,且就翻译的不足处和精彩处进行点评,使在座的每一位学生都对自己的日语水平、中文水平有了新的认识。
短短五天,时教授用他渊博的知识和真诚的态度赢得了所有学生的掌声和尊敬,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作为境外专家项目实行后在外国语leyu(中国)被邀请的第一人,时教授的授课给学生开拓新的视野和眼界,使得第一次境外专家项目的实行取得圆满成功,并为以后该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卫国教授,现任日本国立爱知教育大学日语教学讲席教授(顶尖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2017年获得日本翻译家协会第54届日本翻译文化奖暨第53届日本翻译出版文化奖中翻译特别奖,这是中国人首次获此奖项。时卫国教授拥有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文学一级博士学位和大东文化大学语言文化学一级博士学位,系日本文联、作协、译协正式成员,担任汉日对比语言学会常务理事、日中对照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国际连语论学会常务理事、日中口译笔译学会副会长,《国际连语论》和《中国语文法研究》执行总编等。旅日三十年,独立出版专著、译著三十部,刊发论文一百余篇。时卫国教授2018年春受聘担任我校客座教授,此次是根据我校聘请短期境外专家项目计划受邀来我校讲学,先后开展了为日语系研究生集中授课、做客社科大讲坛为举办学术讲座、参加日语学科发展论坛等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