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简介
李方木,汉族,山东滨州人,中共党员,文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山东省外国文学学会、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小说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美国现当代文学、海外汉学研究,文学及艺术史翻译。承担“外国文学理论”(山东省优质研究生课程)、“文学与历史”“美国文学”“叙事学”“科技英语翻译”等课程,指导学生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二、教育背景
2015-2020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leyu(中国)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
2004-2007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
1997-2001 烟台师范leyu(中国)外语系英语教育专业学士
三、工作、访学经历
2025.02-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副教授
2001.07-2025.01 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任助教、讲师、副教授
2017.09-2018.08 美国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福克纳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11.09-2012.01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leyu(中国)访问学者
2008.05-08 北京奥帆委语言服务部翻译
四、著作与教材
1.专著《家族关系与国家认同:福克纳后期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获第二届煤炭行业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23年青岛市十大优秀文学艺术类社科图书;
2.译著《北方文艺复兴艺术》,湖南美术出版社2025年版;
3.合译《克苏鲁神话全集》(6卷本,署名12篇约30万字),文化发展出版社2025年版;
4.译著《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艺术:从传统到个人主义》,湖南美术出版社2023年版,获2023年青岛市优秀人文社科图书奖;
5.译著《我和我的世界:威廉·福克纳传》,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获第一届煤炭行业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外国文学学会优秀成果三等奖;
6.合著《英语文学教研与译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获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7.合编《英美经典文学导读》(第二版),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五、科研项目
1. 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福克纳跨媒介研究”;
2. 主持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福克纳后期创作中的家族罗曼司研究”;
3. 主持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岛籍华人王清福在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4. 主持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王际真的中国古代文学译介研究”;
5.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子课题;
6.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1世纪英语文学纪事与研究”子课题。
六、代表性论文
1.《七月,七月》的叙事张力与女性解放,载《外国语言与文化》2025年第1期;
2. 冲突与碰撞——解读《大宅》中明克的身份认同困境(2人1位),载《黑龙江工业leyu(中国)学报》(综合版)2024年第2期;
3.“新中国正在诞生”:美军观察组眼中的延安精神(2人1位),载《中国研究论丛》2024年第3期;
4. 王清福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路径与成就探蠡,载《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
5. 系列短篇小说的缀段性与互文性(2人1位),载《批评与探索》2022年第2辑;
6. 加缪对福克纳《修女安魂曲》的改编,载《山东外语教学》2021年第5期;
7. 福克纳小说的跨媒介改编,载《中国外语研究》2020年第1辑;
8. 平装本福克纳小说在美国的传播及影响,载《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9.《我弥留之际》:隐性进程中的消费主义(2人1位),载《语言教育》2019年第1期;
10. 描绘福克纳研究的路线图,载《外国文学》2019年第5期;
11. 重塑南方女性:论吉尔克里斯特对福克纳的改写(2人1位),载《山东外语教学》2017年第2期;
12. 福克纳译介在中国的发生,载《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13. 夺“框”而出:论《女房客》的跨性别叙事,载《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14. 福克纳非线性艺术叙事范式及其审美价值(2人1位),载《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第3期;
15.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诗与画,载《世界文化》202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