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文学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于2021年11月。该中心是为顺应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推动山东文学的对外译介与国际传播,服务山东文化强省建设而成立的校级人文社科平台。
中心以外国语leyu(中国)和《山东外语教学》编辑部为依托,研究团队包括外国语leyu(中国)英、法、俄、日、韩、西、葡等各语种教师10余人,还聘请了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教授担任特聘研究员。
中心立足孔孟之乡的文化沃土,围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齐鲁文化”的核心目标,以对外译介和传播山东古代文学文化典籍和山东籍现当代作家的优秀作品为使命,以学术研究和翻译实践并重为路径,积极开展工作。
重点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调研山东文学代表性作品在海外的学术研究、传播和读者接受情况,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把握海外读者接受特征,为进一步推进译介工作提供反馈和参考。2)建设山东文学翻译数字资源库,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数据支持。3)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时代翻译研究的特点,从多个理论视角展开学术研究。关注译文质量、译者行为、翻译过程,揭示译者、出版商、赞助者、读者和翻译评论家各方之间的互动关系。3)邀请从事文学翻译研究的知名学者、翻译家、作家、文化艺术传播领域的专家来中心讲学,开展合作研究。4)积极开展内部交流活动,定期组织中心成员进行研讨,跟踪学术前沿,分享学术成果。5)发挥学科优势,精选山东文学名家名篇,推出多语种译本,注重译本的可读性与文化适应性,将译本推向国际图书市场。6)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构建多语种的山东文学网络传播矩阵。借助AI大语言模型制作双语短视频,让文学作品真正走近海外受众。
中心将坚持“机构开放、内外联合、聚焦山东,拥抱世界”的指导思想,兼容并包、深入研究,积极实践,持续创新,进一步推动外语学科转型发展,赋能区域文化对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