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EN

英语阅读与中外文化教育公益讲座暨山东省基础教育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

作者: 时间:2018年05月31日 10:48 浏览量:

 2018529日,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与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共同主办的“英语阅读与中外文化教育公益讲座暨山东省基础教育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论坛”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成功举行。来自全省多个地区的中小学英语教研员、中小学校长和中小学英语教师,以及外国语leyu(中国)英语学科教学和课程与教学论学位点的部分师生近三百人参加会议,5000多位老师通过网络直播在线观看了论坛。

   论坛以积极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英语阅读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特别邀请到了我国著名英语教育专家、《新概念英语》中方编者、原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何其莘教授和《山东外语教学》主编、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院长王卓教授作了精彩的讲座。  

    何其莘首先作了题为《英语教育思考:一条龙英语阅读》的讲座。讲座中,何其莘阐释了近年来对我国英语教育的深度思考,提出了“持久阅读”(readathon)的理念,主张遵循英语教育连贯性和阶段性规律,对我国英语学习者阅读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训练进行“一条龙”设计,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使学习者从幼儿园阶段起直至大学,能够通过循序渐进、深入持恒的英语阅读,形成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语言运用能力,最终实现终身阅读、终身学习的个人发展目标。

 何其莘结合本人与杨孝明教授最新编写出版的“何其莘英语一条龙系列”《新国标英语分级阅读》丛书,就如何将培养中小学生英语阅读习惯,如何开展英语阅读指导,帮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学会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为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建议。

 

 王卓以“中小学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和专业发展”为题作了讲座。 王卓指出,当前国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振兴教师教育的行动,使教师发展进入美好时代。中小学英语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既是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必然途径。王卓结合权威数据和中小学教师科研的现实状况,深入分析了当下中小学英语教师已经具备的科研基本能力,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这一能力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策略。

王卓在报告中讲到,中小学教师能否践行“顶天立地”的科研指导思想,是做好教育科学研究的关键。“顶天”指教师在选题立意上能够结合时代精神和国家战略需要,“立地”指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应扎根学生,扎根日常教学实践,从看似繁杂琐碎的教育现实中,提炼教育精髓、揭示教育规律。演讲最后,王卓重新阐释了“红烛”和“春蚕”两个描述教师形象的传统比喻,认为教师作为红烛,在点亮别人生命的同时,也照亮自己前方的路途;教师作为春蚕,在编织别人嫁衣的同时,也织就自己一身的华服。这种创造性的理解恰当地诠释了教师和教学、教师和科研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深深触动了听众心灵,赢得全场的强烈认同和掌声。

 

整个活动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参会者兴致盎然、收获满满、意犹未尽。在全神贯注的聆听和积极主动的交流中,大家进一步增强了对英语阅读提升学习者文化意识和英语水平的认识,同时更加清醒的意识到,除了实践传道授业者的角色,教师应该成为、可以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而实现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并从根本上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