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EN

我院教师参加首届“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多语种教育教学研讨会”

作者: 时间:2018年12月25日 14:39 浏览量:

 


122022日,首届“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多语种教育教学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隆重召开,此次参会的有中学多语种课标与教材组专家、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各地的外国语学校的校长。外国语leyu(中国)俄语系主任孙嵩霞、日语系副主任崔颖和日语系教师孙守峰副教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多语种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创新。会上,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束定芳教授介绍了上外附中实施多语教学实践11年的经验和成果,来自上外附中双语班的学生展示了他们出色的多语种能力。会议开设了5个分论坛,分别就基础教育阶段多语种教育教学的理论构建、基础教育阶段多语种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新课标背景下的多语种教学与学科素养、多语种教育教学的经验与总结、多语种教育教学的思考和实践等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多语种教育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多语种教学的推广不能一哄而上,要因人、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开展。可以开展高中与大学的多语种教育合作,比如让学生去大学听课、大学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做项目、翻译书籍等,尽量做到学生在高中阶段外语过关,到了大学能利用外语学习专门知识。

    本次研讨会对师范类院校外语人才培养及培养方案制定等具有重要启示:

    1. 基础阶段多语种教育的大力推广,将会增加基础阶段的非英语外语人才需求,因此师范院校非英语外语人才的培养方案中应考虑设置专门的教育类模块。模块的课程中除了应包含普通教学法和教育心理学类课程外,还应有专门针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特点的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法类课程。

    2. 要切实落实教育实践工作,让有志于从事师范教育的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教育实践初步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能以较为成熟的姿态踏上教学岗位。

 3. 应加强学生的母语教育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有文化认同感,这样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会更好地进行价值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