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EN

张焕香副教授作“日本大众文学漫谈”学术讲座

作者: 时间:2022年04月02日 15:52 浏览量:


   2022年3月31日晚7点整,西北师范大学张焕香副教授在腾讯会议进行了题为“日本大众文学漫谈”的学术讲座。 该讲座是 日语系承担的日本欧亚财团项目系列讲座之一。 讲座由 日语系副主任崔颖副教授 主持 日语系系主任李光贞教授, 日语系师生 百余名师生聆听了本次线上讲座。

此次讲座中,张焕香副教授首先从大众文化教育水平、报纸等传媒的发展以及大量作家、研究者的出现等三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了日本大众文学的概念及其发展背景,并清晰地讲述了日本大众文学从明治时期到大正时期、再从二战到现代的发展脉络。张副教授指出明治时期的的文学体现在在讲坛速记文学、翻译文学科幻推理类小说、以及通俗小说文本。20世纪初大正时期出现了第一部大众文学作品——中里介山的《大菩萨岭》。而1926年《大众文艺》的刊行标志着大众文学开始与纯文学并行,此后日本大众文学作品进入兴盛期。二战后,日本出现“中间小说”,模糊了日本大众文学和纯文学的界限,描写性解放和社会价值转变的风俗小说盛行。如今,现代题材的大众文学具有艺术性、思想性、娱乐性。随后,张焕香副教授分别从社会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等方面阐述了日本大众文学所产生的影响,为大家进行了系统的讲解,环环相扣,娓娓道来,让大家对日本大众文学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

张焕香副教授还为大家举出了一些较为“经典”的日本大众文学作家和小说戏剧作品,并总结了当代大众文学所具备的“发达的传媒、读者第一的写作动机、影视片蒙太奇片段的表现手法、文学与影视互利互动”这四大要素,让大家对大众文学有了更加具体的认知。在与中国大众文学对比方面,张焕香副教授指出日本大众文学在史学界定、理论界定、作品题材和内容等方面与中国不同。日本的大众文学突破文学的旧有观念,纯文学”也可以吸收大众文学的优点。而且,日本大众文学的经典化昭示了文学雅俗流变的路径。而在中国,通俗文学与纯文学”相对泾渭分明,没有有影响的奖项设置,对其的理论研究尚显迟缓。讲座的最后,张老师还分享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点,给大家提供了新的学术思路,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通过此次张焕香副教授生动精彩的讲座,屏幕前各位认真聆听的师生对日本大众文学的发展背景、发展脉络和影响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讲座中张焕香副教授渊博的知识、儒雅的气度、温柔有力的语言、对学术严谨认真的态度都给外国语leyu(中国)日语系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讲座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对于同学们进行文学学术研究有着积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同时也为学术交流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张焕香副教授简介:

陕西渭南人。本科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毕业后就职于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2011年于山东师范大学获得日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2016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中日比较文学。主持学校青年项目及国家社科项目各1项,参与教育部课题1项,横向课题1项。发表《再读日本战犯的战争反省》(《日本侵华史研究》,2017年第2卷)、《日本战犯中国体验书写下的中国观》(《东疆学刊》,2016年第1期)、《日本战俘和“日本八路”的延安记忆》(《外国问题研究》,2015年第3期)、《比较诗学研究可以排斥影响研究吗?》(《中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3期)等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