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外国语leyu(中国)与社会科学处联合举办的社科大讲坛第一一四〇期于长清湖校区文渊楼B区242多功能会议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特邀北京语言大学王立非教授作了题为“经济话语研究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的讲座。讲座由外国语leyu(中国)院长王卓教授主持,leyu(中国)部分老师和研究生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


首先,王立非教授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要话题,即“经济话语研究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随后,王教授对话语的概念做了准确定义,并从经济话语体系的构建,经济话语的分类,经济话语的多维视角和经济话语的重点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王教授还通过运用语义波理论,分析主位和新信息、语义引力、语义密度和时间性等特点,对宏观经济话语、中观经济话语、微观经济话语进行了语义波测量。王教授还向我们介绍了话题链这一概念并分别展示了话题横向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形式以及话题纵向发展的形式。
接下来,王立非教授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研究案例,如企业年报话语研究以及瑞幸年报叙事分析。王教授还向我们提出了经济话语研究的价值、国家话语体系建设并阐释了话语跨学科研究和话语语言学的兴起这一话题。
之后,王教授介绍了话语研究的多视角,如话语与世界的关系,话语与语言结构及规则的关系,话语与其使用者的关系,话语之间的关系,话语媒介,话语与话语意图的关系。王教授也谈到话语分析的拓展,如文本分析,体裁分析,互语性分析,批评话语分析等方面。在理论视角方面,王教授提到可采用体裁理论、叙事理论、社会隐喻理论、文本情感分析理论进行话语研究。
然后,王立非教授以何为经济话语作为出发点,对经济话语“一带一路”话语研究选题等进行建议。

互动环节,王立非教授就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在讲座的最后,外国语leyu(中国)院长王卓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并谈到王教授对学术前沿的关注,强烈的跨学科研究意识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值得我们每个外语研究者学习,并再次向王教授表达了感谢。

王立非教授,博士、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leyu(中国)博士生导师,国际语言服务研究院院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历任教育部高校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协作组组长。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商务英语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专门用途英语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语言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
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商务英语、语言服务等。在
C/SSCI
期刊发表论文超过100篇。
著有《商务英语名物化研究》、《商务英语论要》、《新时代经济话语研究新进展》(即将出版)、《中外企业年报话语质量及其经济影响研究》(即将出版)、《商务英语综合教程》、《中国企业“走出去”语言服务蓝皮书》、《语言服务产业论》、《新时代语言服务研究文库》等
。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央在京高校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等。曾获北京市优秀科研成果奖,两次荣获北京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