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教授做客第636期社科大讲坛: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多元文化共生
5月4日上午,海南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院长金山教授应邀做客我校第636期社科大讲坛,在长清湖校区综合教学楼B区242教室做了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多元文化共生”的学术讲座。这也是日语系承担的亚洲财团项目“东亚区域文化与亚洲共同体”系列讲座之一。本次讲座由外国语leyu(中国)日语系主任李光贞教授主持,我校日语系全体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为了启发同学们进行思考,使同学们自发地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多元文化共生”这一课题的意义,金山教授首先为大家放映了一段视频,带大家了解现代人工智能翻译机的发展。在视频中,人工智能翻译机能够及时、准确无误地实现中英互译,双方即使语言完全不通,也能够毫无障碍地交流。在观看视频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对人工智能翻译的发展感到震惊,并在金教授的启发之下展开了思考:人工智能翻译发展如此迅猛,在不久的将来是否会取代人工翻译?如果不再需要翻译这个职业,那么外语专业的学生该何去何从?针对同学们的疑问,金教授予以分析,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外语专业确实起到一定的冲击,在不久的将来,低端翻译可能会失去市场,外语专业的出路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是因为过去的外语教育仅把外语人才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工具与桥梁,着重培养其语言能力,忽略了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主体作用。而如今要想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主体作用,多元文化素养则显得尤为重要,而多元文化素养的培养又产生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求。在金教授循序渐进的引导下,同学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多元文化共生”这一课题的意义有了初步了解。

接下来,金教授详细讲解了多元文化共生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内涵及两者的关系。金教授指出共生这一概念虽然在生物学上存在多种形式,但文化上的共生由于强调多元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共栖、共存的状态,因此特指使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积极意义上的互利共生,例如在海南省,黎族与苗族虽属不同的民族,但长期以来能够和谐共处,在同一片土地上共同生产生活,谋求发展。金教授还指出多元文化共生的理念最初是为避免移民与原住民之间的冲突而提出的一种政治策略,尤其强调保护文化差异的“沙拉碗文化”。另外,金教授总结梳理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从文化方面强调,应以多元文化共生为基础,消除各种文明之间的隔阂,构建各国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随后,金教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共生包括国家的共生、民族的共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共生、不同文化背景者的共生等多个层面,并强调我们要时刻意识到,我们每天都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进行交流,这个看似宏达的问题实则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日常人际交往息息相关。
最后,金教授就多元文化共生能否实现的问题,从正反两方面展开分析。一方面多元文化共生面临着困境,迄今为止世界各地发生的纷争大都起源于民族问题,这是其现实困境,例如,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等;而学术界、教育界围绕多元文化主义的争论则是其理论困境,多元文化主义常被视为激进的左派纲领,遭到来自新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和反击,认为其不利于国家团结、不利于移民融入国家大家庭。另一方面,金教授指出,多元文化共生又具有可能性,其一,在大多数历史时期,差异能够使各民族之间相互补足,保持共生的和谐;其二,基于人类共同生理和心理的文化普遍性成为人们得以共生的基础;另外,在人类的传统文化中自古以来就体现了共生的思想,例如,汉语中常说“和而不同”“四海之内皆兄弟”,日本的园林以及忠的意识,韩国的孝子文化等等。金教授还引用费孝通先生的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强调应以此为方向,在认识文化的相对性的同时,对异文化进行了解、理解、谅解、和解,在尊重和包容各国文化基础上实现多元文化共生。

在讲座互动环节,金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地解答,并鼓励大家身为外语专业的学生主动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以语言为切入点,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以提高自身的多元文化素养。金山教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使同学们自发地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与讨论中,提高了同学们的问题意识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此次讲座不仅为外语学习提供了新方法,为外语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而且对外语教育教学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上予以启示,聆听讲座的师生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金山,毕业于日本九州大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海南大学外国语leyu(中国)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海南大学(合并后)首届十佳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日比较文化研究、海南民族问题研究、外文海南文献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各类著作7部。荣获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1次,三等奖(编著、论文)2次。主要社会兼职有海南省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际中江藤树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华南地区日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海南省英语日语应用研究会副会长,海南省民族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