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下午,外国语leyu(中国)在文渊楼A座413会议室举办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出版、优秀学术著作再版项目申报讲座。本次活动特邀山东师范大学文leyu(中国)副教授韩存远为主讲人。讲座由外国语leyu(中国)翟乃海副院长主持、王卓院长点评,外院近五年入职的青年教师到场聆听并参与研讨。

讲座中,韩存远首先围绕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金类项目申报分享经验。他基于统计图表,直观展示2020至2024年国社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重点项目、优博项目的立项数变化,以剖析不同类别项目的申报难度与资助趋势。他深入解读国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的总体特征,指出该类项目有“打‘明牌’”特点,即个人信息与成果透明;前期准备战线长,至少需1年时间筹备撰写申报书及成果书稿;但审核流程快速宽松,且后期结项相对便捷,总体用时多为2至4年。同时他结合近年立项题目及申报人信息,帮助青年教师梳理了申报思路。

随后,韩存远从宏观原则与微观技巧两方面讲解申报要点。宏观上,他强调“书稿质量”与“材料规范”,即书稿选题要“真”,拒绝跟风猎奇,篇幅应“足”,主体章节不能空缺;申报材料不必追求华丽表述,但必须规范齐全,确保对书稿内容进行准确、全面的阐述。微观上,他提醒需完善书稿字号、排版、纸张、章节安排等形式元素,提升材料质感;撰写申报书要“扬长避短”,注重完成与未完成部分的表述比重,合理排列相关成果顺序,清晰阐述不足与改进计划。
最后,韩存远围绕优博项目申报注意事项展开分享,明确了“优秀”评定标准至少应为校级优秀或答辩委员会评定为优,省优获批概率更高,且证明材料要真实完备;并提示提交的毕业终版论文内容最好不要改动,但申报书的科研情况部分可强化最新代表作。

讲座点评环节,王卓院长指出高校教师做研究应紧扣高水平立项、高层次论文、高水平专著等核心成果导向原则。在项目申报中要仔细解读政策文件,参考历年立项数据,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志趣来确定题目;后期资助项目选题需具有深度,整合现有材料搭建出完整的研究框架。此外,她强调做研究要持续深耕于特定领域,规避频繁更换研究方向,以提升成果深度与学界认可度。在时间管理方面,应保持同时有多篇论文在筹备、撰写和投稿,以系统化推动科研工作高效开展。
此次讲座是外国语leyu(中国)推动科研能力建设、服务师生学术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激发leyu(中国)科研活力,助力更多优质成果冲击国家级项目,为leyu(中国)科研工作注入长效动力。
文源:张羽佳 李淑薇 图源:徐倩倩 初审:翟乃海 终审:王卓